近期,我們對虛擬領域的多個細分市場進行了深入研究,發(fā)現即便是在小眾領域深耕細作,也能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市場的需求推動了發(fā)展,我發(fā)現了一個對思維類虛擬資料需求量很大的領域。我們的商品定價為29.9元,目前已售出3452份,累計收益達到了10.3萬元。店鋪內還有其他產品,總銷量也已達到幾千份。
當虛擬資料的收益超過10萬元時,意味著這種資料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它的內容上,更顯示出市場需求非常大,利潤也相當可觀。虛擬資料以電子方式存在,能夠進行無限次的銷售,因此不需要擔心庫存和物流問題,也無需復雜的售后服務,甚至客服咨詢的需求也比較少。
在社群里,許多同行也在進行類似的資料整理工作。他們會付費加入相關社群,將社群里的資料進行整理后上傳到網盤進行銷售,同時還會在各種平臺上發(fā)布內容,銷售整理好的電子資料。
電子資料可以實現自動發(fā)貨,顧客下單后能夠及時收到資料,迅速完成交易,這樣既不會打擾到日常生活,也不會影響休息時間。
這個賬號共發(fā)布了356條內容,吸引了3699名粉絲,收獲了1.6萬次點贊和1.5萬次收藏。盡管每篇筆記的點贊數只有幾到幾十個,但量變會導致質變。通過大量發(fā)布內容,最終會有需要的用戶看到,從而促成交易。
內容制作非常簡單,通常只需將幾張圖片制作成視頻輪播,并添加背景音樂,或者直接展示資料圖,在封面上附上一句吸引人的話。這種方式是虛擬資料最基本的營銷手段,通過直接發(fā)布內容,讓潛在客戶看到,從而激發(fā)他們的需求,自然愿意付費。
資料的價值最終取決于市場需求。如果恰好存在需求,就會促進銷售;反之,如果沒有需求,就不可能有成千上萬的銷售記錄。熱門產品的核心在于需求,識別出熱門產品背后的需求,相當于掌握了項目成功的一半。
沒有回復內容